作者注:本文基于ROS Hydro,新版本可能存在细微差别,以官方资料为准。
我们知道ROS的主循环中需要不断调用ros::spin() 或 ros::spinOnce(),两者区别在于前者调用后不会再返回,而后者在调用后还可以继续执行之后的程序。
在使用ros::spin()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在初始化时已经设置好所有消息的回调,并且不需要其他背景程序运行。这样以来,每次消息到达时会执行用户的回调函数进行操作,相当于程序是消息事件驱动的;而在使用ros::spinOnce()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仅仅使用回调不足以完成任务,还需要其他辅助程序的执行:比如定时任务、数据处理、用户界面等。
关于消息接收回调机制在ROS官网上略有说明 (callbacks and spinning)。总体来说其原理是这样的:除了用户的主程序以外,ROS的socket连接控制进程会在后台接收订阅的消息,所有接收到的消息并不是立即处理,而是等到spin()或者spinOnce()执行时才集中处理。所以为了保证消息可以正常接收,需要尤其注意spinOnce()函数的使用 (对于spin()来说则不涉及太多的人为因素)。
I. 对于速度较快的消息,需要注意合理控制消息队列及spinOnce()的时间。例如,如果消息到达的频率是100Hz,而spinOnce()的执行频率是10Hz,那么就要至少保证消息队列中预留的大小大于10。
II. 如果对于用户自己的周期性任务,最好和spinOnce()并列调用。即使该任务是周期性的对于数据进行处理,例如对接收到的IMU数据进行Kalman滤波,也不建议直接放在回调函数中:因为存在通信接收的不确定性,不能保证该回调执行在时间上的稳定性。
// 示例代码 ros::Rate r(100); while (ros::ok()) { libusb_handle_events_timeout(...); // Handle USB events ros::spinOnce(); // Handle ROS events r.sleep(); }
III. 最后说明一下将ROS集成到其他程序架构时的情况。有些图形处理程序会将main()包裹起来,此时就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调用ros::spinOnce()。比如对于OpenGL来说,其中有一个方法就是采用设置定时器定时调用的方法:
// 示例代码 void timerCb(int value) { ros::spinOnce(); } glutTimerFunc(10, timerCb, 0); glutMainLoop(); // Never returns
所以要想对一个系统架构游刃有余,必须了解底层API的基本运作形式,否则整个程序漏洞百出,自然不能按照预期执行。
【参考资料】
[1] wiki.ROS.org, “Significance of ros::spinOnce()”,http://answers.ros.org/question/11887/significance-of-rosspinonce/
>>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许可。
>> 原文来自: 云飞机器人实验室
>> 原文地址: ROS | ROS的消息回调处理:ros::spin()与ros::spinOnce()
>> 关于我们: 关于云飞实验室
>> 支持我们: 帮助我们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