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看到了柴静对08年浙大论文造假事件的报道(《新闻调查》栏目-《以求是之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算是新闻,但我确是第一次关注到此事。作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这条四年前的新闻今天看来还是感触颇深,特撰此文,以求警示与共勉。
整个事情的背景大约这样的:2008年10月,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指控现浙大博士后贺海波在多篇论文中剽窃了自己的论文与实验室数据,张冠李戴,并多次重复发表。贺海波在浙大药学院参与李连达院士的国家课题“冠心2号”的研究,其发表的多篇关于丹酚酸B的科研论文皆有李连达院士及浙大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的署名,但两人却未尽监督的义务,并表示是贺私自进行了隐瞒,对此事并不知情。
初看这一事件,整个过失看似是贺海波的个人行为。贺海波没有遵守一个学者的基本道德,急功近利而误入歧途。但后来的采访却是,贺的学生对这名老师非常肯定。其学生表示贺对科研事业尽职尽力,实验室中有他厚厚几大本的实验数据。贺本人在公开道歉信中大致这样写道:因为想留在浙大任职,而学校对于SCI指标有要求,并且竞争压力十分大,才做出这样一件事。贺的博士后导师为院士李连达,而李连达无暇顾及学生,实际上只是浙大医学院的挂名院长,他将所有学生“托管”给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而吴理茂实际上又没有管理博士后的资格与资质。这便导致了贺海波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而其又面临浙大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完成科研指标,从而顺利留在浙大,贺海波最终背弃了学者的基本道德,进行了剽窃与造假的行为。
从这个事件中,我看到了当今国内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1、高校不合理的大跃进式发展,在没有师资的情况下盲目扩张;2、管理者只求享受成果荣誉,却不负监管责任;3、高校普遍存在的放羊式的研究生、博士生管理制度,导师只挂名而无实际指导;4、学者不负责任、急功近利,而社会的评价体系又单一化、指标化。
我们的国家经历了贫穷的年代,那时物质还不富裕,所以国家最先提出的口号是建设小康社会。在经过了长达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现在物质上的矛盾基本解决了,而如今我们需要的是寻求一个民族的精神,也就是十二届人大会上由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个理念:中国梦。何谓中国梦?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中国梦是由千千万万个人的小梦组成的,是国人对于一个富强、独立、民主、科学的国家殷切的期待。对于科研事业而言,我们的中国梦就是可以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有世界领先的工业与军事技术,有一流、出众的科研人才。可现在的年轻学者,对于学术的态度已经少有前人一般的严谨,学术太浅薄、太不周密。很多学生做论文的过程也不过是拼拼凑凑,甚至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也可无中生有地伪造数据。而一个国家的年轻一代如果这样,那这个国家的未来会怎么样?我们的中国梦又靠谁去实现?这是作为学者自身需要思考或者反思的。
同样的,对于中国的高校而言,市场化、竞争化日益严重。当学术和经济利益挂上钩,便很容易结出恶性的果子。浙大在没有师资的情况下,聘用院士李连达为名义上的医学院院长,获得了国家丰富的科研资金资源。而李连达院士并没有时间顾暇教学活动,其手下的研究生与博士生全权由吴理茂管理,这恰恰是现在高校很普遍的现象。考研界有这样一个说法,越好的导师越不能给你指导,只可以给你好的资源。有的学生直到毕业甚至只见过导师一、两面,那这样的导师如何指导学生。何谈引导,又何谈为其师呢。
学者固然需要端正,高校也固然需要反思。但是高校的所作所为,实际上也映射了一个国家在教育与科研上的风气。我们必须放下功利,这个国家越急于求成,到最后就越落后于别人。真正的学术不是三两天就能建成的,需要有丰厚的基石。这个基石即是基础学科的研究,也是一个国家对于教研、对于学术的基本制度。如果没有这些基石,而一味的只追求成果,那最后搭起来的不过是空中楼阁、浮沙高台,总会有垮掉的一天。光有学者的自律是不够的,任何一个好的体制都应该是闭环的,有反馈、有监督、有管理,治学如此,治国也如此。
一个人迷失了,不过毁掉的是他自己的一生;一群人迷失了,不过是轻轻地为这个社会蒙上一层浮沉;那如果一个国家迷失了呢,一个民族迷失了呢?我记得高铁追尾事件发生时,外媒纽约时报有这样一句评论:”China, please stop your flying pace, wait for your people, wait for your soul, wait for your morality, wait for your conscience! “如果国家的发展只一味的追寻快,而忽略了社会发展的规律,那这个社会的发展便是病态的。我们应该从五十年前的大跃进中吸取教训:生产力的改革不可能一步登天。与之相应的,是科学研究也不是三天两天可以飞跃的。科学是必须要积淀的,必须要长期积累的。学者要潜心研究,不要想走捷径;高校要摒弃不正当的学术竞争,以育人而非利益为重;而国家要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树立正确的科研风气。对待科学与学术,不能急,急不来,急是会出问题的。
当然,在目前大环境一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作为个人也不该只有抱怨,要以积极态度与之抗衡,因为社会也是由每一个个鲜活的个人构成的。我呼吁所有在工程及科学领域工作、从事研究的人员们,能严以律己,以求是之名,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负责,对至高无上的科学精神负责,为实现民族富强、民主自由、文化繁荣、科技领先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戴晓天
作于2013年12月23日
>>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许可。
>> 原文来自: 云飞机器人实验室
>> 原文地址: 从浙大造假事件谈中国的科研现状
>> 关于我们: 关于云飞实验室
>> 支持我们: 帮助我们可持续发展
写得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