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Info

项目代码(主系统):

项目代码(节点):

相关文章:

Roadmap

  • [ ] 增加语音识别与处理节点
  • [ ] 优化数据库结构,使用统一的数据结构 (而非每个传感器有自己的数据表)
  • [ ] 设计手机客户端
  • [ ] 实验基于ESP Home的方案

V2.0系统设计 (2020/03/29)

将系统明确分为Clients/Server/Devices三层;另将中间通信件换为了更成熟的MQTT。

V1.2系统设计 (2015/04/09)

V1.2版本中,主要将原先基于ARM 9的方案改变为了基于Intel架构小型服务器的方案,这样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还增加了对大容量数据的支持。新的设计方案如下:

V1.1系统设计 (2012/09/30)

我对智能家居一直很看好,它让嵌入式技术如此贴近人们生活。

几个月前,我就开始了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但一直没有步入实际设计阶段。利用长假时间,我对第一版设计做了一些改进,改进的内容主要有:

  1. 使用Wifi代替了原有线连接,使得中心服务器可在任意位置部署;
  2. 使用无线连接代替了原485的连接方式,避免了布线的繁琐;
  3. 希望可以增加语音识别和TTS功能;
  4. 去除了触摸屏以及Qt/E,显示和用户操作将通过C/S及B/S (BOA WebServer) 的方式提供。

>>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许可。
>> 原文来自: 云飞机器人实验室
>> 原文地址: Smart Home | 智能家居系统
>> 关于我们: 关于云飞实验室
>> 支持我们: 帮助我们可持续发展


作者

1 thought on “Smart Home | 智能家居系统

  1. 使用485的好处是部署控制/采集器的位置不需要电源。
    另外需要考虑一下现有运营商的网络环境下,如何保证远程电脑(智能手机)能够连接到家庭内部的中心网络服务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