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理论几年之前就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构思与发酵,它描述了信息的生成与制造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所导致的直接挑战与不可调和的后果。这一年,随着AIGC的飞速进步,我越来越确信该理论所假设的前提条件是成立的,所以它所导致的后果也几乎一定会发生。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还不成熟的理论。如果你愿意读完它,那你一定会和我产生一样的感受。 这个理论的直白化描述如下: 信息荒原理论 “随着信息的制造成本逐步降低,信息的集中地转而会变为信息的荒原。” 推论 1: “普通人只能拥有少量 […]
分类: 思想
赛博朋克中的科技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最近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游戏《赛博朋克2077》了,我本身是一个游戏迷,对于这款充满未来元素与机器科技的游戏就更加期待了。这两天,我不断收到知友们关于“赛博朋克中的科技到底离我们还有多远?”问题的邀请,借由此机会我想对赛博朋克世界中的内容 — 主要是科技元素的可行性 — 进行一些讨论。赛博朋克世界中的主要科技元素基本相似,以下就围绕在《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出现的元素进行讨论。
使用Markdown进行写作及笔记记录
Markdown是一种语法简洁的标记语言 (Markup Language)。Markdown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纯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同时可以渲染、生成HTML。Markdown虽然是标记语言,但是和HTML比起来具有更好的可读性。与富文本 (Rich Format Text, RTF) 格式相比,Markdown的纯文本特性让使用者可以更加关注内容,专注于文字的表达。我多年前在友人的推荐下开始尝试用Markdown写作。我一开始并不习惯这种所写和所得分离的方式,但是之后也慢慢习惯、喜欢上了这种内容与格式分离的文字编辑方式。此文我整理了我关于Markdown的认识(本文也是通过Makrdown书写的),同时我推荐大家开始尝试用Markdown生产笔记、日记、文档、博客等文字信息。
如何构建和管理自己的知识系统
1. 背景 三年前,我在做硕士毕业设计的时候第一次使用Evernote(印象笔记)收集资料,之后就一直使用Evernote记录一些备忘和生活琐事,但也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开始读博士之后,我习惯随手在论文上记批注和笔记,觉得这样个人观点和原文的耦合度会比较高。但是等到要检索和引用资料时,脑中对这些知识点有些印象,可很多资料就是找不到出处,这时又要重新谷歌或者去翻文件夹。这让我思考是否需要将笔记做成电子形式,这样检索和使用的时候会比较方便,知识也能线性积累。去纸化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因为我们从小 […]
如何做一个好的博客
我从2010年开始写博客。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除了自然而然增长的博文数量外,我的博文质量也在潜移默化的提高。然而这种质量的提高并不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这是需要不断思考博客的核心价值,同时在不断迭代的设计中艰难地产生的。每个人对自己的博客有一个定位,也有自己对于好博客的一套衡量标准。我从我自己以往产生的经验,来谈谈我眼中的好博客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一个好的博客需要是原创的,至少是半原创的。没有人喜欢整个网站全是复制-粘贴来的博文,这不光来自复制过程中产生的版式错误,而是这种复制的方式的本质是 […]
从浙大造假事件谈中国的科研现状
今天晚上看到了柴静对08年浙大论文造假事件的报道(《新闻调查》栏目-《以求是之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不算是新闻,但我确是第一次关注到此事。作为一名学术研究人员,这条四年前的新闻今天看来还是感触颇深,特撰此文,以求警示与共勉。 整个事情的背景大约这样的:2008年10月,贺海波的博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戴德哉指控现浙大博士后贺海波在多篇论文中剽窃了自己的论文与实验室数据,张冠李戴,并多次重复发表。贺海波在浙大药学院参与李连达院士的国家课题“冠心2号”的研究,其发表的多篇关于丹酚酸B的科研论文皆 […]
柴静的《看见》与新闻工作者的良知
大约半年前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柴静是颇具争议的记者,她报道的话题很尖锐很边缘,但又是真实社会的写照。正是这本书,让我看见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态度:对真实的挖掘,对真相的认知,对待事实如同对待生命一般的热忱。现在身在国外,有机会读到很多以前在国内读不到的东西,也更多的开始从外媒的渠道重新了解中国。我看了很多BBC关于中国的纪录片;解读一个新闻时,也会看一下港媒和台媒的报道。这些都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新闻业是不是已经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现在的新闻产业正值一个从旧媒体向新媒体时代过渡的阶段 […]
《创客-新工业革命》读后感言
创客运动与制造业正在上演的变革 — 读《创客-新工业革命》 《创客》一书作者Chris Anderson是《连线》杂志的主编,他提出了著名的”长尾理论”和”免费”理论,被誉为“信息时代的精神领袖”。现在,他创办了3D Robotics公司,加入了创客运动的大军。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一书中,Andeson提出了他对于创客运动以及制造业发展的一些看法。 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都是由生产工具推动的。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具有更加强有力的桌面工具- 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桌面数控机器,而“工厂 […]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
史蒂夫·乔布斯,它是电子、IT业的英雄。他开拓了图形界面、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播放器、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的新纪元,他创造了让无数人疯狂、追随的苹果公司,他即使在与癌症做艰难斗争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尽改变世界的责任。 虽然在本书刚刚出版时我就已经将其购得,但直到1月底我才真正开始阅读。书中最吸引我的,就是用一个最真实的角度来展现了乔布斯的一生,内容全面、包容: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乔布斯的身世并不是那么完美,但还是得到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爱情颇费曲折,最终还是和劳伦相守终身;他不算一 […]